没有永远的领先,只有不断自我更迭才是常胜之道。
一年前,李想给出一个判断:还在坚持多档PHEV的一些品牌,会在未来一两年都转换成增程式的技术路线。
一年后,这个观点应验了。增程车作为一个热门品类,很多新造车开始效仿跟进。
增程被视为寻找市场增量的秘密武器,企业把增程两个大字印在宣发新车的海报上,在他们看来,这是打赢新能源这场仗的关键。
2024年尾,久未露面的李想再次站到台前,这次他没有固守增程这个城池,而是面向未来描绘了一个更大的蓝图——理想要做一家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
在《2024理想AI Talk》中,李想梳理了企业观、行业观和世界观,在其看来,理想是一家人工智能企业,要做的不是汽车的智能化,而是人工智能的汽车化。在这个过程中,汽车也将从工业时代的交通工具,进化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空间机器人。理想要通过人工智能将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进行融合,让有限的空间实现无限的延伸。
早在2015年,理想汽车创立之初,李想就展望15年后的未来世界,他认为到2030年能够在人工智能领域构建完整的体系化能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他的想象也衍生到了未来人工智能的产品形态。
如果说押注增程路线,是李想作为顶级产品经理的成功案例,那决定All in AI则是李想自我更迭后的思维映射。
01 理想的“AI观”
搜索关于“人工智能”的关键词,目前的话题基本停留在“AI是否会取代人类”、“AI会给某个行带来哪些神奇效果”等等。
没有人否认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但这些讨论大多在理论阶段,具体到战略上,很少人能让AI和行业完美结合。换句话说,大多数企业对AI的想象仍然有些匮乏。
这件事李想考虑得非常通透,和大多数企业只是喊口号不同,李想把Why、How、What都清晰罗列出来,也就是为什么做、如何做、做成什么样。
对AI的兴趣,早追溯到理想汽车创立之初,当时李想认为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必须借助新技术,对物理世界进行改造。
眼下车圈有个共识,就是汽车行业已经走过电动化的上半场,下半场比拼的是智能化,所以不少企业都在注重自动驾驶的研发。不过在李想看来,这个智能化并不是传统的软件智能,而是真正的人工智能。
2022年9月,李想在内部战略会上敲定,把人工智能包含自动驾驶作为真正重要的方向,两个月后ChatGPT正式诞生,2023年初,理想正式发布战略愿景,把人工智能从一个隐藏的战略,变成一个开放的阳谋战略,目的是吸引更多的人才。同年,理想发布了全自研多模态认知大模型Mind GPT。
其实眼下这个时代,很多竞争都是开卷考试,大多数人可能意识到了着力点,但因为企业自身或者历史原因,很难在对的时候做出对的选择。
理想的优势在于,既可以毕其功于一役,又能在恰当的时候分阶段推进目标。
早期之所以只有理想ONE一款产品,是因为李想把这款车看成一个数据和软件的集成,很少有创业者能有这种胆识和魄力。
如今面对AI,李想再次倾注资源,理想每年有100亿的研发投入,接近一半都花在了人工智能领域,为了从底层逻辑实现自主创新,理想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做基座模型的车企。
李想的一句话,可以说明他对人工智能的足够重视——如果我们在未来不做人工智能,我们什么都不是。
目前理想所做的一切战略规划,都在围绕人工智能企业展开。比如基座模型是未来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核心,AI 的能力都会由基座大模型产生,其所构建出来的,是人工智能的超级产品,是新一代的入口,它会在所有的设备之上,会在所有的服务之上。
不过训练基座模型不仅需要囤GPU,包括顶尖人才、数据量等都是巨量的投入,对于多数车企来说,重新打造一个模型不是笔划算的买卖,远不如接入其他大模型方便。
李想对团队的要求,就是其基座模型要做国内行业前三。为此,需要什么训练算力,他都愿意投资。之前理想内部曾做过估算,现在每年投在训练上的费用是10亿元,未来还将上涨。
这种破釜沉舟的魄力在于,理想不仅仅是在汽车行业竞争,而是面向行业真正和头部的人工智能企业去掰手腕。
规划理想中长期的人工智能AGI战略时,李想清晰划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增强我的能力”,这一时期AI只是辅助,类似于L3级自动驾驶,责任仍在人。
第二阶段是“成为我的助手”,此时AI可独立完成任务,且能够达到L4级自动驾驶,现在显然还不到。
第三阶段升级为“成为我的硅基家人”,也就是AGI的终极形态,比你还要了解你自己。
按照这个节奏,理想也将打造人形机器人,到那个时候“硅基家人”也将真正具象化,这一时刻并不远,“我认为我和我们的团队能够在有生之年实现第三个阶段。”李想说。
02 有仰望星空,也会脚踏实地
从历史进程来看,人工智能处于初级繁荣阶段,行业内拥有成百上千家大模型公司,但可以预见的是,几年后这个数字会大大减少。
这是由市场规律决定的,数据、算力、算法以及AI应用等,每一个关键要素都有可能制约大模型的发展,毕竟再前卫的技术,也需要交给市场检验。
好在理想对AI的投入,已经看到了成果,并且优势还在持续扩大。
目前理想面向AI有4个团队,每个团队各负责自己的产品,面向C端市场是智能驾驶和理想同学,面向B端的AI产品,则是智能商业和智能工业。
12月27日,理想同学App正式上线,这是基于Mind GPT 大模型打造的AI智能助手。截至目前,Mind GPT迭代已有30多次,即将进入第三阶段,即Mind GPT-3o。
Mind GPT-3o,是一个多模态端到端大模型,响应速度可以达到百毫秒级别,能够理解不同的模态,所带来直接的效果就是,人和机器、人和Al之间的交互更快了,就能像人与人交流一样自然。
理想同学App上线后,也让理想开始和月之暗面、字节跳动,甚至是OpenAI正面竞争。
当竞争对手不再局限于汽车,理想的跨界优势也显现出来,就像李想说的,他比传统车企更懂怎么做互联网和大型软件,同时比这些互联网和大型软件公司,更懂怎么去造一辆车。
目前理想的Mind GPT的预训练数据规模量,已经达到10万亿Token的规模,相比其他大模型,还有不少特色数据,比如多模态的数据,既有自动驾驶的,也有理想同学的对话模态,以及用户在产品里自己使用的数据,和其它大模型相比都是独有的数据。
智能驾驶属于理想在AI领域的基本盘,其技术路线是端到端+VLM,属于真正意义上One Model结构的端到端,这也意味着人工智能将真正主导自动驾驶。
目前“车位到车位”已经随着OTA 6.5版本,正式全量推送给AD Max用户,11月底推送时,理想汽车也是全球首个做到“车位到车位”全量推送的车企。从实际体验来看,理想的智能驾驶可以丝滑通过小区道路、环岛、掉头和复杂施工场景。和其他新选手相比,理想在智能驾驶方面的投入或许不是早的,但一定是快的。
而理想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其它两款产品均是面向B端,分别是智能商业和智能工业,虽然我们平时接触的比较少,但在理想手里是核心优势。
以特斯拉为例,我们都知道Model 3和Model Y是特斯拉的销售主力,不过特斯拉具优势的产品不是车,而是超级工厂,其大优势在于垂直整合能力,追求“极致效率”是超级工厂的第一要义。马斯克甚至曾开玩笑说:“好是把工厂开到矿井里,然后开出一辆车。”
而理想同样坚持自造工厂以及技术自研,比如其智能工业,就是通过自研的智能制造系统、视觉算法、设备、质量预测模型等,迭代生产技术。理想位于北京、以数据模型赋能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工厂,已成功入选工信部卓越级智能工厂名单。
而理想的智能商业,则是通过大模型技术与商业领域数据和知识的深度结合,构建了一批具备零售、营销、财经分析等能力的AI助手。具体在零售场景,可以通过对金牌零售专家在沟通技巧等能力维度上的学习,赋能更多零售伙伴,当然也赋能了客户服务团队。
03 “成长”是第一驱动力
自我革新,向来是螺旋式成长的重要指标,作为一家头部新造车的掌舵人,李想的进化速度堪称神速。
复盘李想的创业之路,他有着有种这个时代缺少的“草莽”精神。
他有着超过20年的创业史,先后一手创办泡泡网和汽车之家网站。在这两盘棋中,李想没有在实现财务自由后躺平,而是投身自己认为前景更大的蓝海继续创业。
每次创业,都是为了完成尚未实现的抱负,虽然汽车之家已经是行业第一,但“某种程度上可能为了一棵树,错过了一个森林”,所以做理想汽车就是要选择一个森林,“我要做那个森林里大的,无论它需要我经历什么样的困难,我绝对不只做一棵树了。”李想说道。
梦想越大,难度越高,也更看中创始人的能力。
谈及自己创业以来的至暗时刻,是在2008年5月创立汽车之家期间,当时几个小股东要把李想和汽车之家联合创始人樊铮赶出公司,融钱融不到,现金流也完全断掉,“是真的会自己伤心到哭的程度。”
后来他学会了两个重要的能力,一个是要接受自己的优点,也能接纳自己的不足,再有就是一些致命的缺点一定要改掉,总结起来就是自洽和自我修正。
作为一名产品经理,他不想讨好任何人,而是思考一些本应属于用户的价值,因为简单所以丰富,这是他解决问题的方式。比如电动车很好但充电很难,所以理想有了增程、5C以及自建充电网络。
作为公司创始人,他认为重要的能力是能不能看透本质,做出对团队而言好的选择,并通过未来去验证。
眼下理想汽车的成绩有目共睹。刚过去的2024年,理想年销量超过50万辆,再次拿下销量冠军,和其他新造车选手相比有着断层式领先。
事实证明,从李想创立的企业体量以及表现来看,他的决策得到了很多正向反馈。
公司在发展,个人的进步也没有终止。比如从0到1的阶段,理想的产品由李想主导,所以他就是天花板,但从1到10的阶段,李想就成了瓶颈。
所以他就开始有意识地去升级团队,把体验变成一种能力,争取让每个做产品的都比三四年前的李想更好。
驱动李想的不是打造一个1万亿市值的企业,“只有成长是我的欲望”。
公司达成1万亿的市值,背后需要有产品、服务以及行业地位的支撑,从因果关系来说,更像是个人成长的结果。
李想显然更注重“成长”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公司市值达到万亿远不是终点,未来或许会走得更高、更远。
对于竞争对手来说,这可能就是李想的可怕之处。
本文链接:http://www.lverk.com/news32825.html听李想的、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