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以其丰富多彩的口味,成功地吸引了全球各种年龄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通过精心设计的营销策略和易于获取的特点,这种饮品不仅成为年轻人社交和放松的首选,而且逐渐演变成一种全球现象。
无论是作为“舒心食品”还是时尚标识,奶茶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已成为当代受欢迎的饮品之一。
清华大学和中国中央财经大学的研究团队对北京的 5281 名大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奶茶成瘾现象确实存在,并与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相关联。
奶茶成瘾的现象真的存在吗?
研究者首先利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调查了这些年轻人过去一年中喝奶茶的频率。李克特量表是一种评估个人对特定问题或观点态度的问卷工具,通常由一系列陈述和一个“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的评分范围组成。
编码为 1=每天 3 杯,2=每天2杯,3=每天 1 杯,4=每周 4~6 杯,5=每周 2~3 杯,6=每周 1 杯,7=每月 2~3 杯,8=每月 1 杯,9=每年 6~11 杯,10=几乎从不喝奶茶。通过收集和分析这些数据,研究者试图量化和理解参与者的普遍看法。
青少年喝奶茶的频率。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几乎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每周至少喝一杯奶茶。其中,2.6% 的青少年每周喝 4 至 6 杯奶茶,20.6% 的青少年每周喝 2 至 3 杯奶茶。这一发现为所有人敲响了警钟,因为奶茶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备受欢迎。
接下来,研究者参考了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该手册被全球认为是精神疾病诊断的主要权威指南。奶茶成瘾有可能从“喝奶茶频率”“持续渴望/依赖症状”“内疚感”到“戒断症状”“耐受症状”“停不下来”“意图停止”。
他们提出,奶茶成瘾可能包括以下六个现象:
(1)奶茶的消费量和持续时间超过预期;
(2)多次尝试戒断奶茶但未能成功;
(3)心情低落时倾向于喝奶茶;
(4)尽管知道不良后果仍继续消费奶茶;
(5)产生耐受性,需增加奶茶的消费量以获得期望的愉悦感;
(6)减少或停止喝奶茶后出现戒断症状。
根据酒精使用障碍识别测试(AUDIT),将项目得分相加,得分越高表明奶茶成瘾的可能性越大。尽管奶茶成瘾量表是基于咖啡因成瘾量表和常用的酒精成瘾量表改编而来的,研究者还是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测试,以确保其信度。
通过采用这个公认的成瘾量表,研究者发现一些年轻人显示出了成瘾的迹象。
本研究是首次探讨奶茶消费的潜在成瘾性及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奶茶的消费可能会引发成瘾症状,包括消费频率、依赖/渴望、戒断欲望、无法戒断、耐受性和内疚感等。
喝奶茶成瘾是否会影响心理健康?
研究人员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探究了青年群体中的孤独感、抑郁症状、焦虑症状甚至自杀意念,发现奶茶成瘾与多种不良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明确地说,孤独感与奶茶成瘾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 r=0.19, p<0.001。这意味着,个体在感受到更多孤独时,更容易沉迷于奶茶。此外,奶茶成瘾与抑郁症状(r=0.31,p<0.001)和焦虑症状(r=0.28,p<0.001)也显示出中度的正相关关系。
这些数据指出,奶茶成瘾可能是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一发现十分令人关注,为心理健康专家提供了新的视角:饮食习惯和消费行为可能是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维度。
奶茶成瘾与心理健康结果的相关性。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为了进一步确证奶茶成瘾与抑郁、焦虑和自杀观念之间的强烈关联,研究者采用了通用线性模型(GLM)。该模型的结果显示,奶茶成瘾水平越高,抑郁(b=0.24,p<0.001)、焦虑(b=0.21,p<0.001)和自杀观念(b=0.06,p<0.001)的风险也越高。
这进一步印证了奶茶成瘾与不良心理健康状况存在重要关联的观点。这种数学模型的应用增强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并允许研究者更准确地预测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控制了年龄、性别、收入和孤独感等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后,该关联更为明确。
中介效应的分析进一步增强了这一系列发现的解释力。通过以奶茶成瘾为中介变量,分析了孤独感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间接效应。结果显示,孤独感与奶茶成瘾有显著正相关,而奶茶成瘾又与抑郁、焦虑和自杀观念有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奶茶成瘾在孤独感与不良心理健康状况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
它揭示了,奶茶成瘾不仅是孤独感与不良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关系的一个显著指标,而且实际上还扮演了一个中介角色。
奶茶成瘾对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结果的间接影响。图片来源:参考文献[3]
这意味着,孤独感可能通过增加喝奶茶的频率,间接提高了抑郁、焦虑和自杀观念的风险。这一观点为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新方向,即通过减少奶茶成瘾来间接改善心理健康。
奶茶成瘾与心理健康不良之间的关联:一种可能的解释
前文探讨了奶茶成瘾与不良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联,涵盖了抑郁、焦虑和自杀意念等方面。那么,奶茶成瘾是如何可能导致心理健康不良的呢?
一种合理的解释是,奶茶通常含有较高的糖分。早期研究已经揭示,过度摄入糖分可能会导致皮质醇水平上升,进而干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正常运作。HPA 轴是一个核心的激素系统,负责调节身体对压力的反应,同时对情绪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当这一系统失衡时,个体的情绪调节可能会受损,从而增加抑郁、焦虑和自杀意念的风险。换言之,频繁消费奶茶可能由于其高糖含量而引起 HPA 轴的失衡,进而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在 2022 年,安徽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利用小鼠来检验长期饮用奶茶的直接影响。结果显示焦虑、抑郁样行为和认知功能受损,但并未发现饮用奶茶可能导致小鼠产生成瘾行为。这可能是因为小鼠缺乏与人类相似的补偿机制,这种机制可能会导致对奶茶的成瘾反应。因此,在解读与人类行为相关的动物研究结果时,必须考虑这些差异。
为什么女性更偏爱喝奶茶?
有趣的是,奶茶成瘾现象在女性中更为明显,可能有多种因素导致这种现象。
多项研究显示,从口味偏好来看,女性通常更喜欢甜味,而男性则可能更倾向于咸味或辛辣食物。这种口味倾向可能受生物学和文化因素的共同影响,使女性更容易被高糖量的奶茶所吸引。
此外,女性可能倾向于使用甜食作为情绪调节工具,即通过食物来应对压力或负面情绪。在面对情绪压力时,女性可能更多地依赖食物,特别是甜食,作为缓解工具。因此,奶茶可能被视为一种“舒压剂”,帮助女性应对日常压力和情绪波动。
女性对奶茶的偏好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女性是奶茶的主要消费者,并且更容易出现与奶茶有关的成瘾现象。
结语
过度的奶茶消费可能会导致成瘾行为,进而可能与抑郁、焦虑和自杀意念等心理健康问题有关。此外,作为一种调节情绪的补偿策略,奶茶成瘾可能在孤独感和心理健康问题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本文说的情况都基于奶茶成瘾的前提,大量频繁喝奶茶才需要注意,平时偶尔点一杯的朋友们不用为此纠结。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市售奶茶,确实各方面来看都不是种很健康的饮料,咱还是点到为止,别多喝了吧。
参考文献
[1] Qu, Diyang, et al. "New form of addiction: An emerging hazardous addiction problem of milk tea among youths."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341 (2023): 26-34.
[2] Wu, Jiayi. "What Makes Bubble Tea Popular?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British Tea Culture." The Frontiers of Soci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16 (2020): 97-102.
[3]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 S. M. T. F., and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 Vol. 5. No. 5.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4] DiNicolantonio, James J., et al. "Fructose-induced inflammation and increased cortisol: A new mechanism for how sugar induces visceral adiposity." Progres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61.1 (2018): 3-9.
[5] Asarnow, Lauren D. "Depression and sleep: what has the treatment research revealed and could the HPA axis be a potential mechanism?."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34 (2020): 112-116.
[6] Adinoff, Bryon, et al. "Suppression of the HPA axis stress‐response: implications for relapse." Alcoholism: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29.7 (2005): 1351-1355.
[7] Braquehais, María Dolores, et al.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dysfunction as a neurobiological correlate of emotion dysregulation in adolescent suicide." 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 8 (2012): 197-206.
[8] Faravelli, Carlo, et al. "The role of life events and HPA axis in anxiety disorders: a review." 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 18.35 (2012): 5663.
[9] Yao, Yitan, et al. "Effects of chronic bubble tea administration on behavior and cognition in C57BL/6 mice."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13 (2022): 1044052.
[10] Chao A M, Grilo C M, Sinha R. Food cravings, binge eating, and eating disorder psychopathology: Exploring the moderating roles of gender and race[J]. Eating behaviors, 2016, 21: 41-47.
[11] Zellner D A, Garriga-Trillo A, Rohm E, et al. Food liking and craving: A cross-cultural approach[J]. Appetite, 1999, 33(1): 61-70.
[12] Kampov-Polevoy A B, Alterman A, Khalitov E, et al. Sweet preference predicts mood altering effect of and impaired control over eating sweet foods[J]. Eating behaviors, 2006, 7(3): 181-187.
[13] Zellner D A, Loaiza S, Gonzalez Z, et al. Food selection changes under stress[J]. Physiology & behavior, 2006, 87(4): 789-793.
本文链接:http://www.lverk.com/news41605.html奶茶除了上瘾还会让你抑郁、焦虑!尤其女性要少喝